【拔十失五的意思】“拔十失五”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说从十个人中选拔一个人才,结果可能反而失去了五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在选拔人才时,如果标准过高或方法不当,可能会错失更多优秀的人才。
这一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在用人、选人时要合理评估,避免因过度挑剔而失去宝贵的资源。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拔十失五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义 | 从十人中选拔一人,却失去了五个真正有才的人 |
引申义 | 选拔人才时若标准过高或方法不当,可能错失更多人才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过于苛刻的选拔机制或用人策略 |
近义词 | 优中选优、求全责备 |
反义词 | 宁缺毋滥、广纳贤才 |
二、成语解析
“拔十失五”强调的是在选拔过程中,不能因为追求完美而忽视了整体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招聘中,如果只盯着极少数“顶尖”人选,忽略了其他具备潜力但尚未完全展现能力的人,就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团队的整体实力。
此外,“拔十失五”也常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对个别问题的过度关注而忽略整体的发展空间。
三、使用示例
1. 企业管理中:
“公司一味追求高学历员工,导致很多经验丰富但学历不高的员工被忽视,这就是典型的‘拔十失五’。”
2. 教育选拔中:
“考试只看分数,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拔十失五’的现象。”
3. 人才引进中:
“如果只看重名校背景,而不考虑实际能力和岗位匹配度,最终可能得不偿失,落入‘拔十失五’的误区。”
四、总结
“拔十失五”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现实中的警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既要注重质量,也要兼顾数量;既要追求卓越,也要保持开放。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筛选,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