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处介绍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自哪里

2025-11-06 11:09:42

问题描述: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处介绍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自哪里,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11:09:42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处介绍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自哪里】“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是一句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古语,常被用来强调国家在面对潜在风险时应提前做好准备。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也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一、出处介绍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如下:

> “夫谋而好叛者,不可与久处;其言不实,不可与共事。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喜欢谋划背叛的人,不能与之长期共处;说话不诚实的人,不能与其共同做事。因此,事先做好准备,防范意外,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后来,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历代政治家、史学家的论述中,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

二、词义解析

词语 含义
备豫 提前准备,防患未然
不虞 意外、料想不到的事情
为国常道 是治理国家的常规之道,即基本准则

三、历史应用与现实意义

时期 应用情况
春秋战国 被用于诸侯争霸中的战略部署,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唐宋时期 被士大夫阶层广泛引用,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近现代 在国家发展、安全建设、经济政策等方面仍具现实指导意义

四、总结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治国理念。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时,必须保持警觉,提前规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项目 内容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
含义 提前准备,防范意外,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现实意义 强调预防为主,注重长远规划与风险管理
历史地位 古代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通过了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出处与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并从中汲取智慧,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与管理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