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王陵遗址简介】殷墟王陵遗址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两岸。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被考古发掘证实的都城,殷墟不仅见证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也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殷墟王陵遗址主要由王陵区、宫殿宗庙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等部分组成,其中王陵区是遗址的核心区域,集中分布着多座大型墓葬和祭祀坑。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重要文物,为研究商代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字系统和艺术风格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殷墟王陵遗址概况表
项目 | 内容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 |
建立时间 | 约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商代晚期) |
遗址范围 | 包括王陵区、宫殿宗庙区、手工业区等 |
主要发现 | 大型墓葬、祭祀坑、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 |
文化价值 | 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都城,商代文明的象征 |
考古意义 | 为研究商代政治、宗教、文字、艺术提供实物依据 |
保护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 |
殷墟王陵遗址不仅是考古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公众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其深入研究与保护,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