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什么】“颐指气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对他人指手画脚、命令他人做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通过面部表情和语气来指挥别人的行为,带有强烈的优越感和控制欲。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颐指气使 | yí zhǐ qì shǐ | 用下巴示意,用口气命令别人。形容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喜欢发号施令。 |
二、成语来源
“颐指气使”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其言多不逊,好为大言,故当时人皆谓之‘狂生’,然其意气风发,颐指气使,有不可一世之概。”
意思是说东方朔说话常常不谦逊,喜欢夸大其词,但他的神情举止却充满自信,显得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
三、成语用法
- 语法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贬义词
- 使用场合:多用于批评或描述那些自以为是、喜欢指挥别人的人。
- 常见搭配:颐指气使的态度 / 颐指气使的作风 / 颐指气使的领导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盛气凌人、趾高气扬、居高临下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声下气、恭敬顺从 |
五、使用示例
1. 他总是颐指气使地指挥别人,同事们都很反感他的态度。
2. 在工作中,领导如果颐指气使,容易造成团队氛围紧张。
3. 那位经理颐指气使的样子,让新员工感到非常不舒服。
六、总结
“颐指气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他人,喜欢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它带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尊重、过于专横的人。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态度,学会谦逊与合作,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