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伯捉鬼的译文】《宋定伯捉鬼》出自《世说新语·巧艺》,是古代志怪小说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人如何用计谋降服鬼魂的故事。该故事不仅富有想象力,也蕴含了古人对鬼神的敬畏与智慧的结合。
一、
《宋定伯捉鬼》讲述了宋定伯在夜间行路时遇到一个鬼,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巧妙地与鬼交谈,并最终将鬼骗到河边,将其制服。这个故事展示了宋定伯的机智和胆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鬼神的观念。
二、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 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走路时遇到了一个鬼。 |
问曰:“谁?” | 他问:“你是谁?” |
鬼曰:“我鬼也。” | 鬼回答:“我是鬼。” |
定伯曰:“我亦人也。” | 宋定伯说:“我也不是鬼,我是人。” |
鬼问:“何以不走?” | 鬼问:“你为什么不跑?” |
定伯曰:“我亦人也,何为不走?” | 宋定伯说:“我也是人,为什么不能走?” |
鬼曰:“人有三,鬼有一;人多,故不敢。” | 鬼说:“人有三个,鬼只有一个;人多,所以我不敢动。” |
定伯曰:“我亦能作人。” | 宋定伯说:“我也能当人。” |
鬼曰:“汝欲作人,可先学步。” | 鬼说:“你想当人,先学走路吧。” |
定伯曰:“吾已能。” | 宋定伯说:“我已经会了。” |
鬼曰:“汝若能,便可随我去。” | 鬼说:“如果你能,就跟我一起去吧。” |
定伯遂与之俱去。 | 宋定伯于是就跟着鬼走了。 |
行数里,鬼言:“我渴,欲得饮水。” | 走了几里后,鬼说:“我口渴,想喝水。” |
定伯曰:“此河中有水。” | 宋定伯说:“这条河里有水。” |
鬼曰:“汝可前,我后。” | 鬼说:“你可以走在前面,我在后面。” |
定伯曰:“吾亦欲前。” | 宋定伯说:“我也想走在前面。” |
鬼曰:“汝若能,可前。” | 鬼说:“如果你能,就走前面吧。” |
定伯遂前,鬼随之。 | 宋定伯就走在前面,鬼跟在后面。 |
至河,定伯乃以手按鬼,使不得动。 | 到了河边,宋定伯用手按住鬼,让它动不了。 |
鬼大呼:“我非鬼也,我实人也!” | 鬼大声喊道:“我不是鬼,我其实是人!” |
定伯曰:“汝既为人,何故夜行?” | 宋定伯说:“你既然为人,为什么半夜出来?” |
鬼曰:“我本应昼行,因病,故夜行。” | 鬼说:“我本来应该白天出行,因为生病,所以晚上出来。” |
定伯曰:“汝既病,何不归家?” | 宋定伯说:“你既然有病,为什么不回家?” |
鬼曰:“我无家。” | 鬼说:“我没有家。” |
定伯曰:“汝既无家,可随我归。” | 宋定伯说:“你既然没家,可以跟我一起回去。” |
鬼曰:“不可,我畏人。” | 鬼说:“不行,我怕人。” |
定伯曰:“我亦畏鬼。” | 宋定伯说:“我也怕鬼。” |
鬼曰:“汝既畏鬼,何故与我同行?” | 鬼问:“你既然怕鬼,为什么和我一起走?” |
定伯曰:“我欲知鬼事。” | 宋定伯说:“我想了解鬼的事情。” |
鬼曰:“汝可问,我尽告汝。” | 鬼说:“你可以问我,我会全部告诉你。” |
定伯曰:“汝为何夜行?” | 宋定伯问:“你为什么半夜出来?” |
鬼曰:“我欲觅食。” | 鬼说:“我想找吃的。” |
定伯曰:“汝有何食?” | 宋定伯问:“你吃什么?” |
鬼曰:“我食人血。” | 鬼说:“我吃人的血。” |
定伯曰:“汝何不食人肉?” | 宋定伯问:“你为什么不吃人肉?” |
鬼曰:“人肉腥,不如血美。” | 鬼说:“人肉太腥,不如血好吃。” |
定伯曰:“汝既食血,何不食羊血?” | 宋定伯问:“你既然吃血,为什么不喝羊血?” |
鬼曰:“羊血腥,不如人血美。” | 鬼说:“羊血也很腥,不如人血好喝。” |
定伯曰:“汝真鬼也。” | 宋定伯说:“你真是个鬼。” |
鬼曰:“我实鬼也。” | 鬼说:“我确实是鬼。” |
三、总结
《宋定伯捉鬼》是一则寓言性质的短篇故事,通过宋定伯与鬼的对话,展现了古代人对鬼神世界的想象与应对方式。文中语言简练,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通过这篇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面对未知事物时的智慧与勇气,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