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的一句诗,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本文将从诗句出处、诗歌背景、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诗句出处
“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原诗如下: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诗以黄河为意象,借自然景象抒发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诗歌背景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诗风刚健有力,富有哲理性和现实批判精神。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此诗写于他被贬谪期间,虽身处逆境,但他仍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借神话传说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三、艺术特色
1. 想象丰富:诗人将黄河与银河相联系,构建出一幅壮丽的宇宙图景。
2.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3. 象征手法:用“牵牛织女”象征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寓意深刻。
四、文化内涵
“牵牛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神话,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团圆生活的向往。刘禹锡借用这一典故,不仅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五、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同到牵牛织女家 |
出处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作者 | 刘禹锡(772年-842年) |
诗歌主题 |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景象的赞美 |
艺术特色 | 想象丰富、语言简练、象征手法 |
文化内涵 | 表达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借神话传说寄托情感 |
诗歌背景 | 创作于刘禹锡被贬期间,反映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到牵牛织女家”不仅是刘禹锡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寄托。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