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什么意思】“抖擞”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动作上的轻快、灵活。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却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一、词义总结
词语 | 抖擞 |
拼音 | dǒu sǒu |
基本含义 | 精神振奋;动作轻快、灵活 |
常见用法 | 形容人或事物状态积极向上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近义词 | 振作、奋发、活跃 |
反义词 | 委靡、颓丧、低落 |
二、详细解释
“抖擞”一词最早来源于古代的动词用法,意指身体上的动作,如“抖动、摇动”,后来逐渐引申为精神层面的“振奋”。例如:
- 例句1:他一听到好消息,立刻抖擞精神,开始忙碌起来。
- 例句2:虽然昨晚熬夜了,但他还是抖擞着走出家门,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抖擞”不仅描述身体的动作,更强调一种心理上的积极状态。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日常生活 | “今天工作很累,但看到客户满意的样子,我又抖擞起来了。” |
文学作品 | “他抖擞精神,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了新的创作。” |
体育比赛 | “运动员们在关键时刻抖擞出最佳状态,最终赢得比赛。” |
四、注意事项
- “抖擞”多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使用时要注意搭配对象,如“抖擞精神”、“抖擞状态”等。
- 避免与“抖动”混淆,后者更偏向物理动作,而“抖擞”侧重心理状态。
五、结语
“抖擞”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或事物在精神层面上的积极变化。在写作或表达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了解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