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这个成语的意思】“巧夺天工”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技艺高超、精妙绝伦,甚至比自然造物还要巧妙。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手工艺品、艺术作品或建筑设计等,强调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和独特性。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巧夺天工 |
拼音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出处 | 出自《红楼梦》:“这会子你若不依我,我就叫人把你的房子烧了,看你如何‘巧夺天工’。”(注:实际出处为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二》) |
含义 |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胜过天然,令人惊叹。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工艺品、艺术品、建筑等的精美程度。 |
近义词 | 精雕细琢、鬼斧神工、炉火纯青 |
反义词 | 粗制滥造、生搬硬套、平淡无奇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艺术展览 | 这件玉雕作品真是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
建筑设计 | 这座古庙的设计可谓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
手工艺品 | 她的手工刺绣技艺堪称巧夺天工,令人佩服。 |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对象:有人将“巧夺天工”用于形容人的聪明才智,这是不恰当的。该词主要适用于物品或技艺。
- 搭配不当:如“他这个人巧夺天工”,这样的表达不符合语法习惯。
- 情感色彩: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四、总结
“巧夺天工”是一个具有高度赞美意味的成语,常用于形容技艺高超、作品精美的事物。它不仅体现了对艺术与工艺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人工结合之美的追求。在日常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避免误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