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蔡文姬辨琴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2025-09-21 12:29:50

问题描述:

蔡文姬辨琴原文及翻译及注释,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12:29:50

蔡文姬辨琴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蔡文姬辨琴》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的典故,讲述了东汉末年才女蔡琰(字文姬)在一次琴艺比试中,凭借敏锐的听觉和深厚的音乐修养,准确判断出琴声中的细微差别,展现了她卓越的艺术才华。本文将对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翻译与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故事。

一、原文

> 蔡文姬辨琴

> 蔡琰,字文姬,陈留人也。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尝在胡中,闻笳声而知其曲,因作《胡笳十八拍》。后归汉,遇曹操,操问曰:“闻君善琴,可试为之。”琰乃援琴而奏,操曰:“此曲甚妙,然中有微异。”琰曰:“此曲本为《幽兰》,今变调矣。”操曰:“何以知之?”琰曰:“昔在匈奴,闻其声,与今不同。”操大悦,遂命史官录之。

二、翻译

蔡琰,字文姬,是陈留人。她博学多才,善于辩论,尤其精通音乐。她曾在匈奴生活,听到胡笳的声音便能知道其曲调,因此创作了《胡笳十八拍》。后来她回到汉地,遇到曹操。曹操问她说:“听说你擅长弹琴,可以弹一首吗?”蔡琰于是拿起琴来演奏。曹操说:“这首曲子非常美妙,但其中有些地方不太一样。”蔡琰回答说:“这首曲子原本是《幽兰》,现在已经改变了调式。”曹操问:“你怎么知道的?”蔡琰说:“我以前在匈奴时,听过类似的曲调,和现在的不一样。”曹操非常高兴,于是命令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

三、注释

词语 注释
蔡琰 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才女,父亲为蔡邕。
博学有才辩 学识渊博,善于言辞。
妙于音律 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胡笳 匈奴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常用于边塞。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根据胡笳声所作的乐曲,表现思乡之情。
幽兰 古代琴曲名,象征高洁。
变调 曲调发生了变化。
史官 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四、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
人物 蔡文姬(蔡琰)、曹操
背景 蔡文姬在匈奴生活多年,后归汉,被曹操召见
事件 蔡文姬在弹琴时指出曲调已变,曹操惊叹其才
主题 展现蔡文姬的音乐才华与敏锐感知力
意义 表明古代文人对音乐的重视,以及才女在文化中的地位

五、结语

“蔡文姬辨琴”不仅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更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尊重。蔡文姬以其独特的音乐天赋和深刻的文化素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真正的才华往往源于内心的专注与对艺术的热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