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是国家为公民发放的一种法定身份证明文件,用于证明公民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公民身份号码等。它是每个中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证件,广泛应用于办理各类事务,如银行开户、乘坐交通工具、办理护照、签订合同等。
一、
居民身份证是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和管理的法定证件,具有法律效力。其核心作用在于确认公民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我国自1984年起开始推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身份证也逐步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提高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居民身份证 |
主管机关 | 公安机关 |
颁发对象 | 中国公民(年满16周岁的公民) |
有效期限 | 16-25岁:5年;26-45岁:10年;46岁以上:长期有效 |
证件内容 |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公民身份号码、照片等 |
主要用途 | 身份验证、金融业务、交通出行、户籍管理、社会服务等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
电子化发展 | 电子身份证、二维码身份证等新型形式逐步推广 |
注意事项 | 不得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遗失需及时挂失补办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居民身份证不仅是公民身份的象征,更是现代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了解其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提高生活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