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辄止意思】“浅尝辄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事物或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探究。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缺乏深度和持续性的探索精神。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浅尝辄止 |
拼音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出处 | 出自《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但“浅尝辄止”更常见于后世文言文中,意指只在表面上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
含义 | 比喻对事物只停留在初步的了解上,没有深入研究或实践,缺乏持久性和深入性。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学习态度、研究方法或做事方式不够深入。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
反义词 | 深入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学习中 | 他只在课堂上听讲,课后从不复习,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很难取得好成绩。 |
工作中 | 项目刚开始时热情高涨,但遇到困难就放弃,属于典型的浅尝辄止。 |
研究中 | 对某个课题只是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做深入分析,这属于浅尝辄止的表现。 |
三、总结
“浅尝辄止”是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思考和实践。只有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收获。避免浅尝辄止,是提升个人能力与成就的重要一步。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故事大全》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