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是什么意思】“好逸恶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不良习惯。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想享受生活的人。
一、成语解释
好逸恶劳:
- 好(hào):喜欢、爱好。
- 逸(yì):安逸、闲适。
- 恶(wù):讨厌、憎恨。
- 劳(láo):劳动、辛苦的工作。
整体意思是:喜欢安逸,讨厌劳动。多用于形容人懒惰、不思进取、不愿吃苦的性格特征。
二、成语来源
“好逸恶劳”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夫士有‘好逸恶劳’之性,不能自持。”
后来在历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用以劝诫人们要勤奋努力,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词语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不思进取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勤勉敬业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说明 |
批评他人懒惰 | 他总是好逸恶劳,从不主动做事。 |
教育孩子 | 要教育孩子勤劳,避免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
工作环境管理 | 公司应激励员工积极工作,防止好逸恶劳现象。 |
社会风气评价 | 当前社会上仍存在部分人好逸恶劳的思想。 |
五、总结
“好逸恶劳”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贪图享乐、不愿付出努力的人。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培养勤劳、自律的品质,避免因懒惰而失去发展的机会。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都离不开辛勤的努力和坚持。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喜欢安逸,讨厌劳动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 |
使用场景 | 批评懒惰、教育、社会评价等 |
总结 | 鼓励勤劳,反对懒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