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左图右史

水莉菲   来源:网易

左图右史

“左图右史”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下》,意为书籍与图画并存,既注重文字记载的历史传承,也重视图像的直观表达。这不仅是古人对知识积累方式的一种总结,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左图右史”的理念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它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从甲骨文到竹简,从纸质书到电子文档,文字承载了无数先人的思想与智慧。然而,仅靠文字往往难以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时,图像便成了不可或缺的补充。一幅画作、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可以瞬间拉近我们与过去的距离,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比如,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时,光凭文献描述很难想象出那些恢弘壮丽的宫殿究竟是什么模样。而当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一张清代宫廷画作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之中。同样,在了解战争历史时,一张战场照片胜过千言万语,它能让人深切体会到硝烟弥漫中的悲壮与残酷。

“左图右史”不仅适用于学术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用影像讲述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一本图文并茂的旅行指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旅程;甚至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和图片分享,也让人们得以跨越时空,与不同文化和地域建立联系。

总而言之,“左图右史”提醒我们要用多元化的视角去理解世界,既要阅读经典文献,也要欣赏艺术作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的脉络,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