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学短评800字,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提问的这位同学,你说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两种版本,前者是苏东坡版本的,后者是诸葛亮版本的,用“拍岸”好还是用“裂岸”好?其实这个无所谓好还是不好,只是两个人不同的看法而已.
2、 诸葛亮著《黄牛庙记》一文云:
3、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
4、 看到了吧,这是诸葛亮先说的,后来的苏轼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夸张和想象,并且苏轼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赤壁,而诸葛孔明的黄牛庙在三峡最末一段西陵峡中,地处湖北宜昌之西。此庙背靠黄牛山,面临黄牛滩。此处江流狭窄纡回,重岭叠嶂,怒湍骇波。高岸间有巨石,状似一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古人步行经过此处,绕来转去,走了三日三夜,仍能遥见黄牛山的剪影,所以古谣谚云:“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即公元207年,应聘的诸葛亮二十六岁,跟随刘备由西陵峡入蜀,经黄牛庙。以北人而乍见如此险山恶水,遂得“乱石排空,惊涛拍岸”佳句。写景确切新奇,洵大手笔。
5、 流沙河先生曾怀疑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剽用诸葛亮《黄牛庙记》中的“乱石排空,惊涛拍岸”。然而,《黄牛庙记》一文是否果真出自于诸葛之手,前人早有疑虑,此处不多介绍了.
6、 其实化用前人诗句也没什么不好,古代的诗人常用此招,隋炀帝诗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被坡公门下弟子秦少游剽用到词中去:“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古人不认为这有啥不好,没有谁去检举秦学士。再比如我们学过的姜夔的<扬州慢 >,不也是4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了吗?
7、 不知道这样的解释你是否满意,至于具体的对这句诗的赏析,楼上的2位已经解释的很详细了……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