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白血病相关资料,关于白血病的资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血病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此外,还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3、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象与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可能混淆,但骨髓象检查可明确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加。但该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短期内骨髓成熟粒细胞恢复正常。
慢性期
(1)白细胞增多(一般>50×109/L,范围20to>500×109/L))。
(2)外周血碱性粒细胞增多
(3)、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细胞<5%,可见大量中晚幼粒细胞。
7、加速期
(1)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细胞10–19%。
(2)外周血碱性粒细胞≥20%
(3)持续血小板减少。
(4)出现白血病细胞克隆进化的细胞遗传学。
8、急变期
(1)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细胞≥20%。
(2)骨髓外原始细胞侵犯。
9、疾病症状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含有:
(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