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个人可支配收入名词解释,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2、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3、计算公式: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4、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5、简介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
6、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7、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8、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9、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2017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10、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
1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0%。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