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拴马桩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拴马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拴马桩”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2、现在藏有拴马桩最多的是关中民俗博物院,关中民俗博物院藏有8600多根拴马桩。
3、 在农家宅院,门前用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
4、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
5、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
6、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中型的约260厘米,小型约230厘米。
7、起源自从人类驯化马,并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桩就必不可少。
8、 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根木桩子,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
9、现在在蒙古的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它可能就是元代拴马桩的雏形。
10、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
11、“拴马桩”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12、在农家宅院,门前用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
13、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
14、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
15、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中型的约260厘米,小型约230厘米。
16、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鸟、 兔、 云、水 、博古等图案;桩身,少数刻串枝纹、卷水、云水纹;桩根则埋入地下。
17、桩头圆雕,有表现人物,人与兽和多人物组合形象,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如寿星、刘海、仙翁等。
18、动物形象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
19、较精彩的是人骑狮,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或驼背卷伏的动态,颇为生动。
20、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所持物件如烟斗、如意、琵琶、月琴都很逼真。
21、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2、它是一种石雕。
23、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