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终南望余雪古诗诵读,终南望馀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
2、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
3、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4、一、古诗原文《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唐)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5、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6、二、白话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7、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
8、傍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9、扩展资料《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
10、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
11、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12、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
13、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14、题意是望终南余雪。
15、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
16、“阴”字下得很确切。
17、“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18、“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
19、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
20、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
21、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
22、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
23、“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24、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2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南望余雪》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积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连;雨雪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树林表面;城中也增加了一丝寒意。
26、《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
27、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
28、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29、《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
30、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
31、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32、一心一意的爱你。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