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写记叙文的思维导图,如何写记叙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2、写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可以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来写。
3、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4、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5、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6、”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7、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8、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9、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10、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11、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2、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五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13、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14、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15、(你 ,我,他)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16、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17、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六种——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18、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19、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0、拓展资料范文:我是个念家的人。
21、弹指一挥间,已有两年没回家了。
22、我自称游子,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也自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长。
23、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日子总是很长很长……但凡遇节日或是休息日,我不愿宅在家里做闷头。
24、我喜欢独自一人或邀上一两个朋友出去晒晒心。
25、每到一处,我总是想极力用双眼扫视周围的人和景,只盼能感觉到些许家乡的影子。
26、我尤其愿意去市内的小胡同和那比较偏远的郊区了,这些地方多多少少能让我的心灵有丝丝的触动,算是触景伤情了。
27、路过水果街,桔子勾住了我的眼。
28、我是个爱吃水果的人,但有桔子我是几乎不会去买别的水果了,一是我的确爱吃桔子,二是它有家乡的味道。
29、我老家门口多年前就移栽了好几棵桔子树,那时和我一样瘦呢,如今若还活着的,那应长的高大了,可是我没有将它遗忘,它还能记得我么?足不出户的时候,我喜欢和我那小电脑在一起。
30、打开电脑,听着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
31、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
32、”句句朴实,却满是真情。
33、现所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每天我都要和它对上几眼,就像对着恋人的眼。
34、不寻别地,只找家乡。
35、眼睛深情的注视着地图上家乡的位置,心中有万千思恋的话儿要讲,一只手轻轻的摸着家乡,心如波浪,恍如对着的不是地图一张,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条条溪水在缓缓的流淌……我回过两次家乡,一次是大前年过年,另一次是一个夏天回家考驾照。
36、到今天我仍记得那次回家过年时的景象,踏上回家的归程心情莫名激荡,待到了家乡的车站,出了站发现车站早已变了模样,换了新装。
37、一路上又坐着汽车,头看着窗外,几乎户户都是小楼房。
38、近了村里,我问候着比我小些的孩子,他们好像有些怕人,我在他们面前就像陌生人,少了初在家时候的那种亲切之感了。
39、推开自己的家门,到处蛛丝马迹,墙上和房顶上的大白很多处也卸了容妆,似乎是着急的告诉归人:“久违了,你回来了就好。
40、”在家并没有开火做饭,简单的将家里收拾一番,腾出个睡觉的地方,吃饭很多时候在伯伯家,多余的时间就去呼朋引伴,东溜溜,西逛逛,和脚下的土地来它个尽情的拥抱。
41、在家的日子呆的并不长,每天几乎都是在蹭饭,蹭完这家蹭那家,时间过得真的和流水一样,再次离家远航。
42、其实外出奋斗的,有几个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着的,热爱着的,美丽的家乡呢?离开,不过是为了有一天终不再离开,依偎身旁。
43、亲爱的家乡啊,我是你的孩子,请不要在岁月的长河里将我遗忘,那样何处又是我的家乡?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44、又是一年重阳佳节日,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拉开窗帘望着灯火通明的四周,举首又凝视没有星月的天上,真真切切叫人好一番凄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5、虽夜无月,但月却早早的驻入了我的心堂。
46、只是我该向谁诉说我的乡思之苦呢?惆怅!惆怅!如果有酒,惆怅当与我把盏饮醉。
47、此刻我祈盼老天赐我一梦,梦中看看家乡一切是否现皆安好。
48、家乡啊,若今年火车上没有我,你也不会白白的守望,那声声车笛就是我对你思恋的声响,我将我的心让火车捎到你身旁。
49、你说,好吗?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50、写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可以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来写。
51、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52、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53、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54、”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55、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56、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57、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58、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59、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60、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五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61、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62、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63、(你 ,我,他)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64、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65、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六种——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66、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67、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8、向左转|向右转拓展资料范文:我是个念家的人。
69、弹指一挥间,已有两年没回家了。
70、我自称游子,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也自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长。
71、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日子总是很长很长……但凡遇节日或是休息日,我不愿宅在家里做闷头。
72、我喜欢独自一人或邀上一两个朋友出去晒晒心。
73、每到一处,我总是想极力用双眼扫视周围的人和景,只盼能感觉到些许家乡的影子。
74、我尤其愿意去市内的小胡同和那比较偏远的郊区了,这些地方多多少少能让我的心灵有丝丝的触动,算是触景伤情了。
75、路过水果街,桔子勾住了我的眼。
76、我是个爱吃水果的人,但有桔子我是几乎不会去买别的水果了,一是我的确爱吃桔子,二是它有家乡的味道。
77、我老家门口多年前就移栽了好几棵桔子树,那时和我一样瘦呢,如今若还活着的,那应长的高大了,可是我没有将它遗忘,它还能记得我么?足不出户的时候,我喜欢和我那小电脑在一起。
78、打开电脑,听着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
79、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
80、”句句朴实,却满是真情。
81、现所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每天我都要和它对上几眼,就像对着恋人的眼。
82、不寻别地,只找家乡。
83、眼睛深情的注视着地图上家乡的位置,心中有万千思恋的话儿要讲,一只手轻轻的摸着家乡,心如波浪,恍如对着的不是地图一张,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条条溪水在缓缓的流淌……我回过两次家乡,一次是大前年过年,另一次是一个夏天回家考驾照。
84、到今天我仍记得那次回家过年时的景象,踏上回家的归程心情莫名激荡,待到了家乡的车站,出了站发现车站早已变了模样,换了新装。
85、一路上又坐着汽车,头看着窗外,几乎户户都是小楼房。
86、近了村里,我问候着比我小些的孩子,他们好像有些怕人,我在他们面前就像陌生人,少了初在家时候的那种亲切之感了。
87、推开自己的家门,到处蛛丝马迹,墙上和房顶上的大白很多处也卸了容妆,似乎是着急的告诉归人:“久违了,你回来了就好。
88、”在家并没有开火做饭,简单的将家里收拾一番,腾出个睡觉的地方,吃饭很多时候在伯伯家,多余的时间就去呼朋引伴,东溜溜,西逛逛,和脚下的土地来它个尽情的拥抱。
89、在家的日子呆的并不长,每天几乎都是在蹭饭,蹭完这家蹭那家,时间过得真的和流水一样,再次离家远航。
90、其实外出奋斗的,有几个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着的,热爱着的,美丽的家乡呢?离开,不过是为了有一天终不再离开,依偎身旁。
91、亲爱的家乡啊,我是你的孩子,请不要在岁月的长河里将我遗忘,那样何处又是我的家乡?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92、又是一年重阳佳节日,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拉开窗帘望着灯火通明的四周,举首又凝视没有星月的天上,真真切切叫人好一番凄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3、虽夜无月,但月却早早的驻入了我的心堂。
94、只是我该向谁诉说我的乡思之苦呢?惆怅!惆怅!如果有酒,惆怅当与我把盏饮醉。
95、此刻我祈盼老天赐我一梦,梦中看看家乡一切是否现皆安好。
96、家乡啊,若今年火车上没有我,你也不会白白的守望,那声声车笛就是我对你思恋的声响,我将我的心让火车捎到你身旁。
97、你说,好吗?146 41评论(5) 分享举报收起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6-20记叙文层次段落的布置与安排 层次段落的布置与安排,是记叙文在篇章谋划上一个最为紧要的问题。
98、层次,又称“意义段”、“结构段”或“部分”,指的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体现了作者思路开展的步骤。
99、段落,人们也称它为“自然段”,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
100、一句话,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而段落则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101、先说层次。
102、层次,体现着作者对文章全局和局部、总纲和细目所作的大的布局安排,所以,要安排文章的层次,首先应考虑文章内容表现的顺序。
103、记叙文划分层次的常见顺序有以下几种:1.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来安排层次。
104、 如《长大的路上,妈妈牵着我的手》,就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文章内容的。
105、再如王雨的《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文章记述了“我”成长过程中的四件事:小时候渴望小熊维尼、小学时同桌离去、中学时选择“音乐培训班”、现在妈妈责备“我”,不屑自己的音乐成绩。
106、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小时候”、“小学时”、“中学时”、“现在”来界划层次,以时间为序,十分清晰。
107、2.以空间变换为顺序来安排层次。
108、 如《长大的路上,妈妈牵着我的手》,在安排文章层次时,除了运用时间顺序外,还采用了空间变换为顺序。
109、再如冰心的《小橘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写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第二段,写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第三段,写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110、很显然,全文整体上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的。
111、3.以时空的纵横交叉来安排层次。
112、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就是以时、空的纵横交叉来安排层次的。
113、第一部分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
114、第二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
115、第三部分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116、这篇文章,从纵的方面说,以时间的推移(见到藤野先生之前一与藤野先生的相识-与藤野先生的相处-与藤野先生的离别)作为其情节开展的经线;但同时,从横的方面说,它又以空间的转换(在东京一在仙台一离开仙台)作为其展现画面的纬线。
117、这样,就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画面十分巧妙而又紧凑地交织在一起,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118、4.以材料的性质为分类来安排层次。
119、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安排层次的。
120、这篇文章写了三个完整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松骨峰战斗,写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憎,体现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个故事——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儿童,写志愿军战士对人民的爱,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故事——防空洞里谈话,则写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忠,表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121、三个故事,三大层次,合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确确实实是“最可爱的人”。
122、5.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顺序安排层次。
123、 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如此。
124、文章先写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
125、继而写长妈妈具有“伟大的神力”而对长妈妈产生“空前的敬意”。
126、接着写长妈妈为“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
127、结尾,写哀悼长妈妈。
128、行文至此,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终于不自觉地用“我的保姆”来称呼长妈妈了。
129、文章以“我”的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契机,曲折起伏,跌宕多姿。
130、再说段落。
131、段落在文章布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132、写文章要讲究节奏,而段落的划分就是表现这种节奏的一种重要手段。
133、一般来说,长的段落舒缓,宜于表现复杂细微的内容;短的段落急促,宜于表现精粹深刻的内容。
134、. 从结构形态上看,段落可划分为:1.开头段、结尾段。
135、由于开头、结尾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的重要,一般都把它独立出来加以叙述。
136、2.中间段。
137、中间段又称主体段,是一篇文章内容的主要部分,往往都由若干段落组成,是一个段落群。
138、3.过渡段。
139、过渡段就是用以作为上下两段过渡的中间段。
140、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在开头段之后写道:“我想起在延安兰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141、”这就是一个过渡段,通过这个段落,把上下两段的内容连成一体了。
142、 划分段落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143、 段落的单一性,是指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去说。
144、段落的完整性,指的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说完,不可在这一段说一点,又在另一段说一点。
145、2段落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146、 这一点很重要。
147、就是说,要使每一个段落都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做到分之为一段,合则为全篇。
148、各段的先后顺序,不可位移。
149、3.划分段落要注意大小、长短匀称适度。
150、 段落的大小、长短,要符合内容表达的需要。
151、段落长短匀称,宜于表现均衡、庄重的内容:段落参差错落,宜于表现曲折、生动的内容。
152、 4.要注意段落间的衔接与过渡。
153、 过渡是指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
154、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时,其交接处,往往需要过渡。
155、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九年的读书写字生活讲完后,该讲九年的孩童生活中“我”在做人方面接受的训导了,在这两层意思的交接处,有这样一个过渡段:“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156、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157、”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把前后结为一体。
158、总之,层次和段落是记叙文结构布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掌握分层分段的艺术是写作中一个重要的准备。
159、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160、写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可以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来写。
161、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162、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163、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164、”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165、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166、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167、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168、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169、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70、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五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171、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172、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173、(你 ,我,他)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174、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175、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六种——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176、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177、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78、拓展资料范文:我是个念家的人。
179、弹指一挥间,已有两年没回家了。
180、我自称游子,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也自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长。
181、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日子总是很长很长……但凡遇节日或是休息日,我不愿宅在家里做闷头。
182、我喜欢独自一人或邀上一两个朋友出去晒晒心。
183、每到一处,我总是想极力用双眼扫视周围的人和景,只盼能感觉到些许家乡的影子。
184、我尤其愿意去市内的小胡同和那比较偏远的郊区了,这些地方多多少少能让我的心灵有丝丝的触动,算是触景伤情了。
185、路过水果街,桔子勾住了我的眼。
186、我是个爱吃水果的人,但有桔子我是几乎不会去买别的水果了,一是我的确爱吃桔子,二是它有家乡的味道。
187、我老家门口多年前就移栽了好几棵桔子树,那时和我一样瘦呢,如今若还活着的,那应长的高大了,可是我没有将它遗忘,它还能记得我么?足不出户的时候,我喜欢和我那小电脑在一起。
188、打开电脑,听着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
189、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
190、”句句朴实,却满是真情。
191、现所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每天我都要和它对上几眼,就像对着恋人的眼。
192、不寻别地,只找家乡。
193、眼睛深情的注视着地图上家乡的位置,心中有万千思恋的话儿要讲,一只手轻轻的摸着家乡,心如波浪,恍如对着的不是地图一张,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条条溪水在缓缓的流淌……我回过两次家乡,一次是大前年过年,另一次是一个夏天回家考驾照。
194、到今天我仍记得那次回家过年时的景象,踏上回家的归程心情莫名激荡,待到了家乡的车站,出了站发现车站早已变了模样,换了新装。
195、一路上又坐着汽车,头看着窗外,几乎户户都是小楼房。
196、近了村里,我问候着比我小些的孩子,他们好像有些怕人,我在他们面前就像陌生人,少了初在家时候的那种亲切之感了。
197、推开自己的家门,到处蛛丝马迹,墙上和房顶上的大白很多处也卸了容妆,似乎是着急的告诉归人:“久违了,你回来了就好。
198、”在家并没有开火做饭,简单的将家里收拾一番,腾出个睡觉的地方,吃饭很多时候在伯伯家,多余的时间就去呼朋引伴,东溜溜,西逛逛,和脚下的土地来它个尽情的拥抱。
199、在家的日子呆的并不长,每天几乎都是在蹭饭,蹭完这家蹭那家,时间过得真的和流水一样,再次离家远航。
200、其实外出奋斗的,有几个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着的,热爱着的,美丽的家乡呢?离开,不过是为了有一天终不再离开,依偎身旁。
201、亲爱的家乡啊,我是你的孩子,请不要在岁月的长河里将我遗忘,那样何处又是我的家乡?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202、又是一年重阳佳节日,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拉开窗帘望着灯火通明的四周,举首又凝视没有星月的天上,真真切切叫人好一番凄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3、虽夜无月,但月却早早的驻入了我的心堂。
204、只是我该向谁诉说我的乡思之苦呢?惆怅!惆怅!如果有酒,惆怅当与我把盏饮醉。
205、此刻我祈盼老天赐我一梦,梦中看看家乡一切是否现皆安好。
206、家乡啊,若今年火车上没有我,你也不会白白的守望,那声声车笛就是我对你思恋的声响,我将我的心让火车捎到你身旁。
207、你说,好吗?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208、五种表达: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209、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
210、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
211、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
212、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
213、五种表达需要背诵,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
214、表达方式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215、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16、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217、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218、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219、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220、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221、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22、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223、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224、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225、6.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226、小结1.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27、2.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228、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229、5.记叙文的划分 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230、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
231、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232、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233、总结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34、(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235、(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236、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237、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在结构上: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238、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239、五种表达: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240、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
241、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
242、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
243、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
244、五种表达需要背诵,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
245、表达方式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246、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47、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248、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249、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250、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251、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252、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53、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254、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255、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256、6.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257、小结1.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58、2.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259、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260、5.记叙文的划分 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261、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
262、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263、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264、总结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65、(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266、(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267、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268、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在结构上: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269、致广大朋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